活性炭的质量好坏影响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和使用效果,选择耐磨强度高、比表面积大、吸附碘值高的活性炭可以延长活性炭的更换周期,降低设备维护成本。
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活性炭过滤器,反渗透系统的水源一般为天然水,而天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复杂,研究认为,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~3000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去处效果,对于分子量小于500和大于3000的有机物没有去除效果。上述活性炭的吸附指标的分子量在200以下,而天然水中有机物主要包括腐植酸、富维酸等物质,其分子量远远大于200,故其吸附值不能代表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。所以在选择以天然水作为活性炭的进水时,其滤料的选择与活性炭的吸附碘值的高低等参数没有多大关系,而与活性炭的过渡孔(过渡孔半径一般在10~100nm)有多少有关,应选择过渡孔较高的活性炭,上述三种材质的活性炭以核桃壳和杏壳的过渡孔最多,应选择核桃壳或杏壳。
活性炭的更换周期与进水水质有关,判断活性炭是否完全失效应根据活性炭进出口有机物含量来决定,在正常反洗后如测得的出口有机物含量大于进口有机物含量,意味着活性炭已经失效,需进行再生或更换,活性炭更换周期一般为一年到两年时间(具体时间应根据进水水质、活性炭装填体积及运行累计时间确定)
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(500~1000米2/克),有很强的吸附性能,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、液体或胶态固体;对于气体、液体,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。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,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。在同一系列物质中,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,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,吸附量越大。
反之,减压,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。常用于气体的吸附、分离和提纯,溶剂的回收,糖液、油脂、甘油、药物的脱色剂,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,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,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。
为了准确评价活性炭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,需进行实验室模拟吸附试验,这种模拟大多采用动态试验方法来进行。选择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试验,然后经数据处理得到最佳工艺条件,用于指导活性炭的实际应用。